跳到主要內容區

【管院教師研究與教學分享會】-盧瑞芬教授

管理學院於4/13邀請到盧瑞芬教授為大家做演講。盧教授除了與在場老師與學生分享辦研討會的過程與技巧,更傳授了所有人許多新知和觀念,讓所有人收穫良多,有幸能夠坐在台下聽盧教授分享經歷,是非常難得的經驗。

盧教授先向聽講者分享,每一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beautiful sunset,做事情都要先確立好一個目標,這樣才不會顯得自己像隻無頭蒼蠅,漫無目的。目標確立了之後,做事情才會有效率,有方向,同時也舉了協助舉辦十週年研討會的例子,為了讓參加者不會各說各的研究,顯得研討會雜亂無章,毫無統一性,所以擬定了研討會的主題與方向,讓整個研討會非常有統一性,舉辦起來非常的成功,若要舉辦下一個十週年的研討會,必定也是要照著這樣的模式走下去。

盧瑞芬教授也鼓勵聽講者走出舒適圈,在演講中,盧教授舉了一個例子,在國際研討會的午餐時間,台灣人大多是聚在一桌,不去與其它國家的參加者接觸,而其原因是覺得要講英文,才能跟外國人交涉,不是非常方便。雖然說社交文化的差異,可能是造成台灣人不喜歡與它國人是往來的原因之一,但也許踏出了舒適圈,來到了都是異國人士的一桌,就能夠得到莫大的成長,也許能從閒聊之間,了解各國的文化、語言甚至政策,進而找到研究的方向,或者能在研究過程中,得到許多的建議和啟發,而做人也大概是這個道理,需要不斷的吸收各種知識,持續的讓自己國際化,銘記活到老,學到老的精神,才不會為時代而淘汰,且成為井底之蛙。

盧教授也分享了一篇文章The world is going to university,研究指出,現在許多西方企業看中明星學校的學生,並不是因為他們接受了品質良好的教育課程,而是看中這些明星學校選學生的眼光,教授能夠從成千上萬的申請者當中挑出他們想要的學生,一定是有一套特別的程序,才能夠找出真正的好學生。文中也指出,政府不斷獎勵學校的研究結果,所以教授並沒有把教學品質看得很重要,沒有所有人想像中的好,所以優秀的學生,很有可能是他們本身就優秀,可能並不是學校所培育出來的。而這個現象已經感染全世界,非常難改變。教授說,要把研究跟教學的重點放在質量,而並非濫竽充數,本末倒置。而藉由做研究以及教學的例子,也可以推廣到許多層面,像是生活態度,或者做事情的方法上,值得讓人謹記在心。

盧教授最後對教師與學生分享了他的人生態度--每個人都應該過他的人生,為了他所相信的價值,相信教育的價值、研究的價值,以及家庭的價值,有了這些東西,就可以去追尋自己的beautiful sunset,因為每個人的心就是自己的beautiful sunset,每一個人的心,就是自己專屬的羅盤。在雲深不知處的學術界,只有自己的心能夠幫自己找到志業。就算不是學校認可最好的老師,每天還是抱著快樂的心情去認真的教導學生,就可以彌補其餘的不足了。

瀏覽數: